不同材料测耐黄变时,参数调整的核心是贴合材料特性 + 匹配实际使用场景 + 遵循行业标准,核心调整的参数包括光源类型、光照强度、温度(湿度)、测试时长,以下按常见材料分类给出具体调整方案:
所有材料的参数调整都围绕这 4 项展开,差异仅在于数值和组合:
光源类型:决定 “模拟的黄变诱因"(如户外紫外线、室内荧光灯);
光照强度:决定测试效率(强度越高,黄变越快,但需符合标准);
温湿度:温度加速黄变,湿度影响部分材料(如皮革、纺织品)的黄变速率;
测试时长:常规为 168h(7 天)、500h,或按标准 / 客户要求设定。


优先遵循标准:若有明确行业标准(如 GB、ASTM),优先按标准设定参数,避免自定义参数导致测试结果不被认可;
模拟实际使用场景:户外用材料(如汽车部件)选 UVA-340 + 高温,室内用材料(如家电内饰)选荧光灯 + 常温;
不盲目追求 “加速":光照强度不超过 1.2W/m²、温度不超过材料耐高温上限(如塑料≤90℃),否则会导致 “非自然黄变",结果与实际使用偏差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