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列表 / products
门尼粘度仪作为橡胶生产与研发中的“工艺标尺",其测试精度直接影响胶料配方优化与生产质量管控。而稳定的设备性能离不开科学的日常保养——核心在于通过清洁、校准、防护等手段,减少核心部件磨损,规避故障隐患。以下5个实操技巧,既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,更能保障测试数据的长期精准。
胶料在高温模腔内易固化粘连,若长期残留会磨损模腔内壁与转子表面,导致后续测试时阻力异常,影响数据精度。这是保养中最基础也最关键的一步。
操作要点:测试结束后,待模腔温度降至80-100℃(既便于胶料剥离,又避免烫伤),立即用设备配套的耐高温塑料刮刀,沿模腔内壁与转子间隙轻轻刮除残留胶料,注意避免使用金属刮刀划伤部件。刮净后,用蘸有无水乙醇的无尘布,分别擦拭模腔上下表面、转子工作面及密封槽,确保无胶料碎屑残留。清洁完成后,空载运行设备1-2分钟,利用余热烘干部件表面水分。


转子的圆度、模腔的平行度及温度传感器的准确性,是门尼粘度仪测试精度的核心保障,长期使用易因机械磨损或环境影响出现偏差,需定期校准。
操作要点:①转子校准:每3个月使用千分尺测量转子直径,误差超过±0.02mm时需联系厂家维修;存放时将转子置于专用支架上,避免堆叠或碰撞导致变形。②温度校准:每月采用标准温度计或温度巡检仪,对模腔设定温度(如100℃、130℃)进行校验,温差超过±1℃时,通过设备控制系统进行修正。③扭矩校准:每6个月使用标准砝码对扭矩传感器进行标定,确保门尼粘度值误差符合GB/T 1232.1标准要求。
模腔密封件老化漏气会导致温控失效,传动系统缺油磨损则会引发设备运行异响,这些“小问题"若忽视,会加速设备损耗。
操作要点:①密封件维护:每周检查模腔与机体连接的O型圈、密封圈,若发现表面开裂、弹性下降,立即更换同规格备件;更换前用硅脂均匀涂抹密封件表面,增强密封性并延长使用寿命。②传动系统保养:每月打开设备侧盖,观察传动齿轮、轴承的磨损情况,用专用润滑油(按设备说明书选型)对齿轮啮合面、轴承转轴进行润滑,避免干磨;同时清理传动机构内的粉尘杂质,防止卡滞。
潮湿、粉尘、电压不稳等环境因素,会潜移默化侵蚀设备电气系统与金属部件,是设备故障的“隐形诱因"。
操作要点:①环境控制:将设备置于干燥通风的实验室,湿度控制在40%-60%,避免靠近水槽、蒸汽管道等潮湿区域;周围无粉尘、腐蚀性气体,防止进入设备内部污染电路。②防尘防潮:设备闲置时,覆盖透气的专用防尘罩,避免使用塑料布导致内部湿气积聚;长期闲置(超过1个月)前,需通电运行30分钟烘干内部潮气,断开电源后拆除插头。③电压稳定:为设备配备稳压电源,确保输入电压波动不超过±5%,避免电压骤升骤降损坏控制系统。
不规范操作是导致设备意外损坏的主要原因,而定期全面巡检能及时发现潜在故障。
操作要点:①规范操作:装夹胶料时避免用力撞击模腔,防止模腔变形;设备运行中不随意打开防护门,不强行干预转子转动;测试完成后,待模腔冷却至室温再关闭总电源。②定期巡检: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巡检,重点检查电源线是否老化破损、控制面板按键是否灵敏、数据传输接口是否松动;发现异常立即停机,联系专业维修人员处理,切勿自行拆解核心部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