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列表 / products
涂料行业中,水滴角接触角测量仪是优化涂料配方、把控涂层质量、验证功能效果的关键工具,核心作用围绕 “涂层表面性能检测与优化" 展开,具体可分为 4 大核心场景。
防水性是涂料(如外墙涂料、防水涂料、汽车车漆)的核心指标,而接触角大小直接反映涂层表面疏水性强弱。
作用原理:接触角越大,涂层疏水性越强,防水能力越好。通常接触角>110° 为强疏水,可实现 “荷叶效应",水珠易滚落;接触角<90° 为亲水,水珠易铺展渗透。
实际应用:研发阶段通过测量不同配方涂料的接触角,调整树脂、疏水助剂(如硅烷类、氟碳类助剂)的添加比例,找到防水性与附着力的平衡;生产阶段抽检成品涂料的接触角,确保每批次防水性能达标,避免因配方波动导致防水失效。
涂料涂层若存在针孔、划痕、流挂或成分不均,会导致表面亲疏水性差异,仅靠肉眼难以察觉,而接触角测量可精准识别这类隐性缺陷。
作用原理:均匀涂层的接触角分布范围窄(通常偏差≤5°);若局部存在针孔或成分不均,该区域接触角会显著降低(如正常区域 120°,缺陷区域 80°),通过多点测量可定位缺陷位置。
实际应用:施工后检测涂层接触角,判断喷涂厚度是否均匀、固化是否会导致表面成分残留,接触角偏低);排查涂料生产中的搅拌不均问题,避免因颜料、助剂分散不均导致涂层局部性能失效。
涂料与基材(如金属、木材、塑料)的附着力,与两者表面能差异相关,接触角可辅助判断基材预处理效果及涂料与基材的适配性。
作用原理:基材表面经过打磨、除油、磷化等预处理后,亲水性会提升(接触角降低),更易与涂料结合。若基材接触角过高(如金属基材未除油时接触角>80°),涂料难以铺展,易出现脱落、起皮。
实际应用:施工前测量基材接触角,确认预处理是否到位(如金属基材预处理后接触角需<40°);研发新涂料时,通过测量涂料与不同基材的接触角,判断涂料对基材的适配范围,避免因基材不适导致涂层附着力不足。
涂料在户外使用时,会受紫外线、雨水、温度变化影响,导致表面结构破坏,疏水性下降,而接触角变化可量化涂层老化程度。
作用原理:新涂层接触角稳定;经老化测试(如紫外老化、盐雾老化)后,若接触角显著降低(如从 120° 降至 70°),说明涂层表面发生降解或氧化,疏水性失效,耐候性差。
实际应用:通过加速老化试验,定期测量涂层接触角,绘制接触角随老化时间的变化曲线,预测涂料在户外的使用寿命;对比不同耐老化助剂的效果,筛选出耐候性更优的涂料配方,如用于户外广告牌、桥梁防腐涂料的研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