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列表 / products
高低温试验箱在低温段(通常≤0℃)运行时,箱内结霜是常见问题,若不及时处理会导致控温精度下降、降温效率变慢,甚至影响压缩机寿命。需先明确结霜原因,再针对性解决。
箱内湿度超标(最常见)若测试样品本身含水分(如潮湿的元器件、未干燥的材料),或开门时外界潮湿空气进入,低温环境下空气中的水蒸气会直接在箱壁、蒸发器或样品表面凝结成霜。典型场景:测试含液体的样品(如电池电解液残留)、频繁开门取放样品后,结霜速度明显加快。
设备密封性失效箱门密封条老化、变形或破损,导致外界湿热空气持续渗入;或箱体焊缝、管路接口密封不严,外界水分进入后在低温区结霜。判断方法:关闭箱门后,用手触摸门体边缘,若感觉有明显漏风,大概率是密封条问题。
除霜系统故障高低温试验箱通常自带自动除霜功能(如电加热除霜、热气旁通除霜),若除霜加热管损坏、除霜温控器失灵,或除霜周期设置不合理(如周期过长、单次除霜时间过短),会导致霜层无法及时融化,逐渐堆积。
紧急停机除霜(适用于霜层较厚,不影响测试进度时)步骤:①停止试验,取出箱内样品并妥善存放;②关闭设备总电源,打开箱门,让箱内温度自然回升至室温,霜层自行融化;③用干抹布擦拭箱内积水,重点清理蒸发器表面(避免残留水分再次结霜);④检查密封条是否完好,若有破损及时更换,再重新启动设备。注意:禁止用尖锐工具(如螺丝刀、铲刀)刮霜,以免划伤蒸发器或箱壁,导致设备泄漏。
不停机应急除霜(适用于测试无法中断,霜层较薄时)若设备支持 “强制除霜" 功能,可在控制面板开启该模式(通常单次除霜时间 5-15 分钟,具体参考设备说明书),期间箱内温度会短暂回升,需确认样品是否耐受(如耐高温的金属件可适用,敏感电子元件需谨慎)。若无强制除霜功能,可暂时将设定温度提高至 5-10℃,保持 10-20 分钟,待霜层融化后再调回目标低温,过程中需监控样品状态。
控制箱内湿度与样品水分测试前确保样品干燥(如对潮湿样品先在真空干燥箱预处理),避免带水、带油的样品直接放入;若测试需模拟高湿环境,需选择 “高低温湿热试验箱"(而非单纯高低温箱),其自带湿度控制系统,可避免水分无序凝结。
优化设备使用习惯减少开门频率:每次开门时间控制在 30 秒内,取放样品后及时关闭箱门;开门前先平衡温差:若外界湿度高(如梅雨季节),可先打开设备门体缓冲层(若有),或用干毛巾擦拭门内侧,减少湿热空气进入。
定期维护设备密封与除霜系统每周检查箱门密封条:用干布擦拭密封条表面灰尘,若发现老化、开裂,及时更换同型号密封条(建议每年更换 1 次,延长设备寿命);每月检查除霜系统:①查看除霜加热管是否通电(可通过万用表测电阻,正常阻值通常为几十欧);②确认除霜周期设置(一般建议每 6-8 小时除霜 1 次,单次 5-10 分钟,具体根据箱内湿度调整);每季度清理蒸发器:关闭设备后,用压缩空气(压力≤0.3MPa)吹除蒸发器表面灰尘,避免灰尘堆积影响换热效率,间接导致结霜。
若除霜后仍频繁结霜,或伴随以下问题,可能是设备核心部件故障,需联系厂家售后:
除霜后降温速度明显变慢,甚至无法达到目标低温(可能是压缩机缺制冷剂、蒸发器泄漏);
除霜时设备报警(如除霜温控器故障,显示 “除霜超时" 代码);
箱壁出现大面积结冰(非结霜),可能是箱体保温层破损,外界热量渗入。
通过 “先排查原因→即时除霜→长期预防",可有效解决高低温试验箱低温段结霜问题,保障设备稳定运行与测试数据精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