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列表 / products
电池外部短路试验机作为评估电池在短路场景下安全性的核心设备,可针对不同类型、不同形态的电池及电池组件进行短路测试,其测试对象覆盖从基础电芯到复杂电池组的全范围。以下从可测试的电池类型和电芯、电池组的短路安全性评估维度两方面详细说明:
涵盖化学体系、应用场景、形态结构等多个维度,具体包括:
按化学体系划分锂电池:锂离子电池(三元锂电池、磷酸铁锂电池、钴酸锂电池等)、锂聚合物电池(软包锂电)、锂原电池(如锂锰电池)。其他化学电池:铅酸蓄电池(启动用、储能用)、镍氢电池(混合动力汽车用)、镍镉电池(工业设备用)、钠离子电池(新兴储能电池)等。
按应用场景划分消费类电池:手机电池、笔记本电脑电池、蓝牙耳机电池、智能手表电池等小型电芯及电池组。动力类电池:电动汽车动力电池(方形、圆柱、软包电芯及模组)、电动自行车电池、电动工具电池(如锂电池组)。储能类电池:储能电站用磷酸铁锂电池组、家庭储能电池系统等。特种电池:医疗器械用电池、航天航空用耐高温电池等。
按形态结构划分单体电芯:圆柱电芯(如 18650、21700)、方形电芯(铝壳、钢壳)、软包电芯(聚合物电芯)。电池组 / 模组:由多个电芯通过串并联组成的电池组(如电动汽车电池模组、储能电池簇)、带保护电路的集成电池包(如充电宝电池组)。
通过外部短路试验,可从以下核心指标评估电芯和电池组的安全性能,判断其是否符合行业标准(如 GB 31241、IEC 62133、UL 1642 等):
热失控风险:测试短路过程中电芯的最高温度(是否超过标准阈值,如 60℃、130℃)、温度上升速率(是否急剧放热),评估是否发生冒烟、起火、爆炸。
电压与电流变化:监测短路瞬间的峰值电流(是否符合设计承受能力)、电压下降曲线(是否快速降至 0V 或出现异常波动),判断内部结构是否损坏。
物理状态变化:观察短路后电芯是否出现漏液、鼓包、壳体破裂、喷溅(如电解液飞溅),评估电芯外壳的抗爆性和密封性。
安全性判定:若短路后无起火、爆炸,且温度、物理状态符合标准要求,则判定为 “通过";反之则存在安全隐患。
整体热扩散风险:评估短路时热量是否从单个电芯扩散至整个电池组(是否引发连锁反应),监测电池组整体最高温度、不同位置的温度差异(判断热管理系统有效性)。
保护电路响应:测试电池组内置的保护板(BMS)在短路时是否快速触发过流保护(如切断回路),响应时间是否符合安全要求(避免持续短路引发危险)。
结构完整性:检查电池组外壳、连接件(如极耳、导线)在短路时是否烧蚀、断裂,评估整体结构的抗短路冲击能力。
安全性判定:除满足单体电芯的安全要求外,还需确保电池组无整体起火、爆炸,保护电路正常工作,无热扩散现象,方可判定为符合安全标准。
无论是电芯还是电池组,外部短路试验的核心目的是模拟实际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(如线路老化、误操作导致的正负极直接接触),通过标准化测试提前暴露其安全隐患,为电池设计优化(如增强壳体强度、改进 BMS 算法)、生产质量管控提供关键依据,最终保障终端产品(如电动汽车、储能设备)的使用安全。
不同类型的电池因应用场景不同,其短路安全要求也存在差异(如动力电池的测试标准通常严于消费类电池),因此需根据具体电池类型和行业规范调整测试参数(如短路电阻、测试时长),确保评估结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。
上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