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空泵真空度无法达到预期,通常与设备本身、系统密封、操作环境或负载等因素相关,可从以下几类原因逐步排查:
泵型选型不当
不同类型真空泵的极限真空度不同(如旋片泵极限真空约 10⁻²Pa,扩散泵可达 10⁻⁵Pa),若所选泵的理论极限真空度低于需求值,则无论如何调试都无法达标。例如:用普通旋片泵想达到高真空(<10⁻³Pa),必然失败。
核心部件磨损或老化
工作介质问题
系统漏气是真空度不达标的最常见原因,需重点排查:
管道与连接部件漏气
被抽容器漏气
测量仪器误差
真空计(如皮拉尼计、电离计)本身校准失效或安装不当(如传感器污染、引线密封不良),可能误判 “真空度不达标",需用标准真空计交叉验证。
进气口堵塞或负载过大
环境影响
前级泵匹配问题
对于多级真空系统(如罗茨泵 + 前级旋片泵),若前级泵的真空度未达到主泵的启动要求(如罗茨泵需前级泵抽到 10Pa 以下才能启动),主泵无法正常工作,导致系统真空度上不去。
先检查真空泵:确认型号是否匹配需求,更换合格工作介质(如真空泵油),观察泵运行是否有异响(判断部件磨损)。
检测系统漏气:用 “肥皂水法"(涂抹可疑接口,观察是否冒泡)或氦质谱检漏仪定位漏点,更换密封件、修复管道 / 容器。
排除负载与环境问题:清理进气口,检查系统内是否有持续产气源,改善散热、降低环境湿度。
校准真空计:确认测量值准确性,避免误判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逐步定位真空度不达标的原因,针对性解决(如换泵、修漏、换油、清理等)。